課程教學、項目研究、論文指導……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并沒有“打亂”尚未返校的研究生們的學習節(jié)奏。同學們與各自的導師相約“線上”,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開展教學科研互動。
黃美與何浩宇同學在導師趙毅君教授的指導下,在家認真開展企業(yè)項目研究。這個項目他們已經(jīng)研究了一段時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疫情期間,雖然面臨著企業(yè)還沒有完全復工,無法與組員當面溝通等困難,但他們并沒有放棄,而是想方設法攻克難關。導師視頻指導,及時總結(jié)實驗成果,設計研究思路,與項目組員積極溝通……目前,兩位同學有條不紊地跟進項目進度。
姚月杰和肖星在導師羅毅平教授的指導下,正在認真撰寫論文。據(jù)羅毅平介紹,姚月杰有著豐富的研究經(jīng)驗,她已經(jīng)發(fā)表了兩篇SCI論文,其中一篇是2區(qū),最近正在撰寫一篇新的論文。肖星發(fā)表了自己的SCI2區(qū)論文?!昂芨兄x羅老師在這段時間里對我們進行線上指導,他就像我們科研道路上的燈塔,指引我們在科研路上取得更豐碩的成果?!币υ陆苷f。在肖星看來,疫情對她目前的研究幾乎沒有影響,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與導師面對面交流,但隨時可以與導師“連線”讓交流互動更加頻繁?!霸谶@段時間內(nèi),我的論文多次改稿,羅老師提供了很多幫助。導師每周都會聯(lián)系我們詢問進度,隨時進行指導。”
在此期間,萬琴導師的研究生朱曉林也一直在家辦公。朱曉林同學已經(jīng)完成了兩篇文章:CSCD期刊《計算機工程與應用》、SCI收錄期刊《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目前正在和肖岳平同學一起協(xié)助導師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結(jié)題和申報。由于疫情的影響,很多研究都不得不暫時被中斷。這段時間里,萬老師主要通過微信群、Zoom會議和騰訊會議與研究生們進行交流,組內(nèi)各成員及時在群里發(fā)送相關文獻、學習資料及學校的各項政策,為開學后的科研工作做好充分準備。在她的要求下,學生們寫每周學習計劃、每日學習小結(jié)來進行溝通交流。在學生遇到問題需要請教時,她總是能及時回復,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出詳細的分析與講解,并附上參考文獻。
原本預計寒假放假時間較短,很多同學沒有將研究用的筆記本帶回家,朱曉林同學也是其中的一個。2月初,在導師萬琴的幫助下,朱曉林通過順豐速遞拿到了自己的筆記本后,立馬開展研究工作。但朱曉林還是十分盼望能夠早日回到學校:“在家辦公沒有實驗器材,也缺少了和同學們一起奮斗的學習氛圍,希望能盡快開學,想念湖工?!?/span>
作為2019級的研究生,李猛同學也不懼困難,在鄒鴻翔博士與魏克湘教授的指導下,以第二作者(導師為第一作者)投遞一篇研究論文到國際著名期刊Energy(中科院一區(qū),影響因子5.537,在審)、作為參與人獲批機械系統(tǒng)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1項、作為參與人申請湖南省應急重點領域研發(fā)計劃項目1項、作為第二發(fā)明人參與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3項(其中兩項導師為第一發(fā)明人)、作為第二發(fā)明人參與申請實用新型發(fā)明專利1項。
疫情沒有阻擋best365官網(wǎng)研究生的學習熱情,導師們不但注重夯實研究生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在授業(yè)解惑中給予囑咐和鼓勵,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達到了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