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3442148632036338.jpg 整體.jpg](/__local/F/92/2A/E253A1F41B98E8D5777748DE87C_D61B7D46_3D8A4.jpg?e=.jpg)
![1603442156950054474.jpg 主持人.jpg](/__local/C/74/68/39B77802A8CF689795E974A6C83_2BCD573F_285E7.jpg?e=.jpg)
![1603443483310026453.jpg DSC09442_看圖.jpg](/__local/D/4D/F7/2DA08CB70FBF5ABC73BA1148CB2_F7C60B75_33394.jpg?e=.jpg)
10月23日下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易行健在一報告廳作“‘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居民消費率提升——國際比較、經濟分析史與政策建議”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副校長陳赤平教授主持,經濟學院200余名師生到場聆聽。
報告會中,易行健首先對“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提出的過程進行了分析,從產業(yè)結構變遷、支出結構變遷、國際投資階段變遷、人口結構變遷等視角剖析了“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提出的國際經濟背景,并從外貿依存度與進出口占比演變趨勢的國際比較、中國經濟發(fā)展階段性特征、世界居民消費率演變趨勢與比較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解讀。他認為,“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的核心問題有三個:內需不足的問題,內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問題,“整體產能過?!迸c“創(chuàng)新經濟有效供給不足”并存的問題。接下來,易行健從馬克思主義與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新古典宏觀和新凱恩斯主義、行為經濟學等不同階段對供需關系的研究進行了經濟分析史視角的分析,他認為,馬克思主義對生產與消費之間關系的論述對于目前“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最后,易行健結合自己的研究,對“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下居民消費率提升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陳赤平對本次學術報告進行了點評,認為易行健教授的報告既有深入的理論分析,又有結合當前形勢的深入思考與研究;報告不僅對大家更好理解“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的內涵與目標具有重要幫助,而且對經濟學院師生如何密切結合國際國內新形勢開展科研和學科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